小米供应链金融模式独家揭秘!——专访小米金融总经理姜永强
来源:中国储运杂志 李静宇
毋庸置疑,核心企业绝对是供应链金融中,最有优势的玩家。
核心企业就像上下游的堤坝,是产业链中的重要枢纽。
对他们而言,从事供应链金融,有天生优势。
首先,他们手头掌握了上下游企业的交易数据,几乎开启的是多维度视角。
以小米集团为例,其旗下小米金融就是依托生态链优势,在布局供应链金融。用金融科技的方式助力消费升级、产业升级。
据小米集团财报显示,2019年第二季度,金融科技业务收入7.9亿,同比增长62.7%。2019年第三季度,金融科技业务收入达人民币10亿元,同比增长91.2%。
小米集团作为一家以手机、智能硬件和IoT平台为核心的互联网公司,利用“硬件+新零售+互联网”铁人三项商业模式的创新优势,迅速崛起于“互联网+”,成为了创新型企业的代表。
小米供应链金融作为小米产业金融业务中的重要板块之一,似乎是为服务小米集团而生。
作为小米集团旗下的一个衍生品,小米金融所依托的“产业+科技+金融”的方式,如何为产业上下游合作伙伴,以及实体智能制造行业里众多企业提供专业的金融服务?从原材料采购到终端销售的全场景、全链条金融服务又是如何实现的?
带着对小米金融的好奇,《中国储运》记者与小米金融科技总经理姜永强这样一个“科技男”展开了一场有趣的对谈。
01
行业大数据系统+输出产品模型
据了解,围绕小米集团主业核心,小米供应链金融已覆盖全产业链条各环节,服务对象包括手机、电视、生态链、小米有品电商平台、下游销售商和体系内其他关联方。
它的产业金融的钥匙,就是掌握的这些数据。
传统的线下金融作业,倾向于为大型核心企业提供金融服务,而对广大存在融资需求的中小型企业较为审慎,层出不穷的供应链金融风险事件更加重了这一现象。究其原因,根本在于金融机构对企业信息存在巨大的盲区,线下获取信息成本高,信息不足不敢放款,放款后无法跟踪,导致了大量最需要资金的实体企业反而最难获得融资。
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行业难题,小米金融创造性地在智能制造行业建立起了行业大数据系统。
目前国内智能硬件的制造企业,大都与小米有直接或间接合作关系。通过搭建产业金融平台,打造产业信息数据库,小米金融有望为智能制造行业的生产效率和资金流动效率带来革命性提升。
在姜总看来,利用供应链体系去帮助上下游企业实现融资需求,这就是小米的产业优势,更确切地说是小米多年所打造的一个数字化高度集中的产业优势所实现的。
据介绍,小米供应链金融涵盖产品研发、生产、入库、销售回款的全闭环,涉及采购融资、融资租赁、动产质押、订单融资、应收保理、销售分户账管理等多维度,可实现产业金融的全闭环运作。基于小米集团全产业链条上下游之间真实交易开展供应链金融服务,整合把控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各类信息,通过科技手段实现为产业上下游链条企业提供融资、结算、现金管理等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
另一方面,在服务产业链条上下游企业的基础上,小米供应链金融积累了大量有效的产业数据和信息图谱,随着业务的不断开展,能够将体系内衍生出来的方法论及风控模型泛化成可以输出的通用产品模式、服务于智能制造业客户。
随着企业信用生态体系的打造,小米供应链金融将更有效地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进而更有力地促进制造行业生态体系下中小企业的发展。
看起来,这种输出似乎很简单,但是因不同企业解决方案的不同,因每一家企业需要对接的供应链体系的不同,帮助每个不同的企业完成供应链金融体系的自建所面临的诸多变数自然不少。
既然如此,但是企业为何不能自建平台系统?
对此,姜总分析后认为,“有些企业的金融系统在由金融机构帮助搭建后,融资渠道不可避免地带有了绑定性,这也是很多大型企业不愿意用银行的供应链金融体系的真实原因,作为企业本身自然不愿意被一家银行绑定太深,但是自建平台又必然会面临这样两个问题:一是自建平台需要大额资金,二是团队专业性要强。”
输出产品模型便成为了小米金融深耕产业金融利剑射出后又一命中的领域。
当下,国家在大力推动供应链金融,通过供应链金融扶持中小微企业,为实体产业输血,解决普惠金融的难题。“用金融的手段将小米集团作为产业链主体企业的信用、向产业链上下游传递,进而扩展到整个智能制造行业,帮助行业降本增效。”姜总说,这就是小米供应链金融的定位和初心。
02
看智慧科技如何重塑与构建信任体系
打造一个供应链金融联盟体系
互联网科技与金融天然契合,互相作用。
供应链金融模式今天所结出的众多果实,更多依托于科技智慧的发展。
众所周知,零售企业是通过订单来开据发票。
但是众多企业采购定单碎片化,毫不夸张地讲,一包棉签可能就对应一张发票,普遍的现象是供应商一天会有这样碎片化的发票3000-4000张,按月计算总额2000-3000万。
但是有融资需求的企业,如果拿着10多万张发票去登记,金融机构往往不会接受。
但是当下,这几千张甚至上万张的发票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变成一个“大额”的数据包,用这个数据包去银行融资,这个数据包银行只需登记一次。
小米金融用技术手段将过去不可能实现的“手续”变成了今天可行的“方案”。
这就是典型并有些神奇的技术模式。
“小米金融更多的是把企业做不了的事情,通过技术、科技手段变成可视的、可以链接的,可以确认真实有效的,可以穿透的数据模型,企业原有资产在数据化以后变成可以交易的状态。”姜总解释说。
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境,助力银行等金融机构实现普惠金融的全面落实,离不开互联网科技创新的加持。同时,互联网公司的一大社会责任便是以互联网为驱动,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创新发展。
过去几年,围绕小米集团生态,小米金融一直在通过输出优质的金融科技能力,为零售用户、产业上下游的合作伙伴提供科技+金融的一站式服务,并致力于成为全球米粉和新制造业的全面金融合作伙伴。
此过程,区块链技术功不可没。
区块链作为供应链金融如此有力的工具,它的工具属性和特性是解决了一个信任的问题。供应链体系里非常多的环节与主体,之间的信任如何达成,传统通过主体行为所得的银行授信终究是有限的,越到供应链底端信用等级随之降低。
正是由于区块链技术,才使得供应链金融联盟体系的建设得以形成。区块链如同打开一个宝盒一样,通过区块链技术模式,小米可以帮助供应链链条上中小供应商企业解决并实现融资需求。
在姜总看来,“通过关联性来获得银行机构的授信是通过区块链来完成的,包括单据的流转、拆分,供应商之间的合约、合约的递进都是通过区块链来完成的,最终完成一个联盟体系的建设。”
姜总向记者分析称,核心企业和供应商之间是一个多维度的生态体系,每一级供应商如果对应一个一千万的应付款,不同层次的供应商对于下一级供应商可能有包括两个甚至更多的供应商需要面对,这种体系一直延续下去越来越长,越到末端意味着中小企业供应商的信用等级会越低,想要融资的话已经不可能了,因为金融机构看来其信用等级太低,同样其上一级供应商的信用等级也低。所以这个体系中大部分企业是无法融资的。
但是其作为供应链链条中小米的“一千万”应付款,通过区块链溯源技术,能够印证这笔款项是具体到哪一笔定单哪的具体款项,并确认这笔款项的真实有效,这种情况下意味着这笔款项的还款还是由小米来完成的,中小企业的融资授信便成为一种可能。
这既是区块链的技术优势也是产业金融的优势共同完成实现的。
对于小米金融这种深耕产业链模式,姜总认为,“包括小米本身在内的所有节点都是受益者,大家天然是联盟体系,是共生的,但是这需要很深的产业背景才能形成这样一种生态。”
03
政府、新区、企业、金融机构、增信机构
值得一提的是,小米金融科技通过衔接政府、新区、企业、金融机构、增信机构、数据提供方等各参与方,通过大数据、区块链、AI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形成“产业、金融与科技”三方高度融合的产业生态协同平台。
同时,小米金融也与各地政府联手搭建平台,帮助当地支柱产业的整合与升级,助力各地政府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业信息化升级。
姜总解释说:“平台中的产业的数据,能够帮助当地政府更深地了解本地产业的数据,以及自身的价值所在,从而使得政府对于当地产业扶持更有针对性。”在他看来,这无疑改变了政府对于当地产业单纯补贴的单一模式。
“实践证明,以金融作为切入口,通过分析产业数据提升产业的价值;基于平台数据模型去做授信去贷款,同时合理规划库存占比,加快周转率这些都是基于数据模式来实现的。”姜总说。
根据小米实体产业经验,充分发挥在产业金融方面的经验优势,结合区块链、大数据等金融科技能力,在金融科技生态圈中进行差异化竞争,形成自身独特的实体产融模式定位。
2019年4月,和金山云、新网银行达成合作,前两者共同为新网银行提供输出金融科技整体解决方案和全套金融云平台服务,以助力民营银行的代表——新网银行积极寻求更高效、更安全、更广泛的普惠金融服务能力,并深入小微企业经营场景。
5月,小米金融与南京扬子国投、南京数字金融产业研究院和金山云共同承建、运营的数字金融一体化服务平台,系全球首个数字资产登记结算平台,荣获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的“ 2019 IDC中国数字化转型大奖”运营模式转型领军者荣誉。
未来,小米供应链金融将持续发挥在产业金融方面的风险管理能力和金融科技优势,对新经济供应链金融业务深耕细作,助力产业降本增效,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cuiru123.com/baoxian/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