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今日头条 > 保险 > 保险技巧

传统金融机构互联网转型“失利”

保险技巧 2020-03-11 10:51:03

刀剑笑@“miBanking”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更多内容,请关注公众号“miBanking”。

在互联网企业咄咄逼人的压力下,各家银行都迫不及待的采取措施,不管是主动出击,还是被动应对。可是,一年的互联网金融探索之后,并没有“服众”的手段,仍然是一地鸡毛。占上市公司近一半利润的银行,碰上几乎全面亏损的互联网企业,居然缺少对阵的手段,不能不值得深思。我认为,这个结果的关键在于,银行没有抓住这一轮互联网金融的关键机理。

这一轮互联网金融,实质是银行业务的商业模式已经进化到需要“突变”的窗口,而不是宣城互联网企业体验更好的胜利。技术的进步,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完善,使得传统的业务模式已经进化到了即将“突变”的临界点。银行没有抓住这个牛鼻子,不管怎么应对,结果都是错的。

一、互联网金融的关键机理:金融是“衍生需求”,技术进步推动金融“归位”,而互联网不仅仅是“渠道”

金融不能解决客户的吃、穿、住等最终的生理问题,是“衍生需求”,不是客户的“最终需求”,商业交易“伴生”了金融业务。例如,买了一双鞋子,就产生了支付的需求。若没有买鞋子,就不需要支付了,没有交易也就没有付款了。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成熟,金融将逐渐归位,“融合”或“嵌入”到实际的商业业务流程中,而不会“突兀”的显现出来。可以说,银行业规则的变化,就是伴随着技术及基础设施的完善而不断变化的。

招商银行的前行长马蔚华说:“伴随着每一次信息技术的进步,银行的业务模式都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例如,1812年,美国跟英国有了战争,打仗就需要钱,需要发行国债融资。可是第一次融资,只募集到了目标金额的40%,并且募集资金的费用昂贵,效率低下,成本高达40%,几乎难以承受。第二次募资时,有个小银行家库克,利用当时的新兴技术“电报”,将国债面值降低(降低购买起点,让屌丝可以买国债),通过电报覆盖更多的人群,“连接”了美国南方、北方的小城市,结果是,以千分之一的成本,募集了100倍的资金,从而使得投行成为一个巨大的金融力量,这就是技术推动金融的实际例子。

不需要挖掘到那么遥远的历史,只需要观察到近20年中国银行业的演变,就可以“窥一斑而见全貌”。

第一阶段(2014年前),商业与金融是“割裂”的。银行通过“水泥”+“鼠标”的形式,方便客户使用金融服务,互联网是一种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渠道。2000年以前,存折是主要载体,现金是金融的主要流通媒介,因此,这个阶段网点为王。在这个阶段,到商场买鞋子,首先需要到银行取到足够的现金,带着这些现金逛商场。若现金不够支付,就需要再跑一次银行。由于现金很重要,客户经常需要跑银行,网点就很重要了,有最多网点的银行,就成为客户的首选,就有巨大的优势。2004年至2013年,网点作用越来越小,电子支付的作用越来越大。在这个阶段,到商场买鞋子,是不需要先取现的,直接在商场的POS机支付就可以了。在网上买鞋子,也不需要现金,直接通过网络支付就可以了。这个阶段,客户去银行越来越少,甚至可以一年不去银行。网点作用降低,而布局电子支付的银行成为“宠儿”。例如,招商银行就是由于大力发展一卡通(POS支付)、网上支付,成为了“中国最佳零售银行”,不到1000个网点,能够挑战3000多个网点的交通银行。

这个阶段,是“鼠标+水泥”的阶段,只是“鼠标”和“水泥”的分工不同,前一个时期,“水泥”更重要,网点为王;后一个时期,“水泥”的作用在降低,而“鼠标”的作用在加大,电子支付在崛起。但是,这个阶段的主要特点,就是商业和金融是完全分割的:商业是一个体系,金融是一个体系,两个体系可能会在物理上融合(例如,在商场提供POS机;网站提供支付按钮),但实质是割裂的:商业交易的过程中,需要跳出商业交易,启动金融流程,完成金融流程后才能实现商业交易。如何建立商业和金融的关联,成为最大的挑战,需要手工输入或数据传递。

第二阶段(2014年开始),金融和商业开始进入“融合”阶段。金融“回归”本质,成为商业交易的“衍生”,类似于手机的“芯片”,而不仅仅是一种渠道。2014年开始,移动支付将成为主流,商业与金融开始“融合”。以手机支付为代表,手机成为与客户“绑定”的支付终端,将以前固定的POS终端移动化,使得支付逐渐靠拢商业。支付宝钱包可能会成为最大的赢家。有三个代表性的例子。一是,顺丰的“嘿店”。在“嘿店”,浏览物品的实体,或者图片,扫二维码下单购买。下单后,通过手机支付,顺丰物流将物品送到家。支付和下单已经开始融合了,不需要再去POS机前面排队,以等待支付了。二是,亚马逊的“一键下单”或者支付宝的“快捷支付”。在网上购物时,选择好商品后,点击“一键下单”,支付将通过绑定的信用卡自动完成,已经“看不到”金融的动作了,但支付确实已经完成了。三是,快的打车。在快的专车绑定信用卡后,专车到达目的地后,下车时不需要向司机支付,系统自动会从绑定的信用卡扣除专车的费用。

这三个例子,都是“融合”的初步阶段,只是启动了部分比较容易融合的场景。融合之后,金融就成了“无所不在,又无影无踪”。金融已经突显了,类似于手机的“芯片”,对用户、对手机都很重要,但用户是看不见、摸不着,也不用理会。可以畅想一个场景。例如,客户到星巴克喝咖啡,只需要关注咖啡就可以了。星巴克会识别出客户,并发送款项的确认给客户,客户确认了就完成了支付。其实,这个场景已经近在眼前。“快的”专车,就已经达到了这个效果,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应用场景,会实现这样的融合。

二、银行开错药方的主要原因:没有意识到银行已经很“充分”的利用了互联网,仍然将互联网当做“渠道”

“余额宝”的冲击,震惊了银行,银行也是积极应对。应对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是,快速上马直销银行。主要代表是部分股份制银行及城商行。例如,民生银行、北京银行、南京银行、兴业银行等多家银行,很快推出了直销银行,尤其是民生银行和兴业银行推出直销银行时,媒体也是欢欣鼓舞,好像看到了曙光。可是,一年运作下来,基本上偃旗息鼓了:要么是客户来源与传统银行重合,仍然来源于传统的营业网点,要么是没有多大的业务量。

二是,推出电商平台。主要代表是国有大型银行。例如,建行、交行、工行等多家银行推出了电商平台,民生银行也推出了民生电商,由于缺少电商基金,一出生就不被看好。虽然这些电商披露的业务量超过300亿元,但大家都心知肚明。

三是,打造P2P平台。例如,招行、包商银行、民生银行等,好像还挺热闹,在实质就是不受监管的新型“银行理财产品”,吸引客户的仍然是刚性兑付,客户还是那些客户,风险还是那些风险,唯一不同的是:P2P平台的产品,没有监管,而银行理财产品受到严格的监管。

银行虽然采取了大量的应对策略,但好像真正是袖手无策。原因有二:

一是,没有意识到银行已经很“充分”的利用了互联网技术。不论是直销银行、电商平台,都在于将互联网金融等同于“增加网站做金融”,“模仿淘宝做金融”。事实上,银行已经将互联网技术、IT技术利用得非常好了,互联网直销的业务量已经占比非常高了,高到提升的空间非常有限。例如,招行、工行,网银等网络渠道办理业务的比例,已经超过了90%。在这个市场环境下,做直销银行注定是失败的。试问一下:直销银行与网银、手机银行有什么实质性的区别么?这类实质上是网络渠道的直销银行,是15年前,银行的追求。例如,招行就是在2000年推出的一网通。所以,传统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的误区之一,也是最大的误区,就是没有意识到银行已经非常充分的利用了互联网技术。

二是,没有意识到业务规则在变化,仍然将互联网当做一个“电子渠道”。银行已经很充分的利用了互联网的“渠道”功能,虽然需要优化,但优化不是关键。这一轮互联网金融,冲击的关键在于:互联网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商业和金融的融合,推动金融“归位”,融合到商业流程中,成为商业流程的一部分。

三、传统银行如何应对:以“归位”的思维,重塑业务流程,重新设计与客户的关系

这一轮互联网金融,在于推动商业和金融的融合,那么,新商业模式下,金融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入圈入链,嵌入金融服务。银行业务的新模式下,个人、企业都逐渐变为某个价值链的“螺丝钉”,为各自的上下游客户提供价值服务,从而体现各自的价值,移动互联技术的成熟,使得这种情形变得可行。作为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更是如此。并且,找准个人、企业的价值,可以摸出规律,也可以控制风险、体现价值。

二是,开放合作,作为“芯片”体现金融的价值。对于客户来说,金融并不能满足客户生理或精神上的需求,不是终端需求,只是衍生需求,因此,金融不可能成为客户的流量入口,金融平台不会如电子商务网站呈现出来的是一个网站或者一个APP,金融的入口(应用场景)在他处。因此,金融如何连接应用场景,如何更好的连接应用场景,发挥“芯片”的作用,就是互联网金融成功的关键。

因此,传统银行转型,思路就不说自明了,可以从以下几步入手:

首先,强推移动支付,并整合融资和理财,打造成为“金融云”。随着技术的成熟,金融将不断“归位”,嵌入应用场景,将成为金融的主流作用。银行的业务主要是支付、理财、融资三类业务,而支付是金融的基础,也是最先被颠覆的领域,也是正在被颠覆的领域。抢占移动支付的制高点,就可以无缝的嵌入理财和融资业务:闲于资金用来理财,缺少资金需要融资。而金融云,就是让各种商业业务架构在云之上,不断获得金融嵌入,发挥“芯片”的作用。

其次,开放合作,与线上、线下机构合作,接入各种应用场景。银行缺少商业交易场景,也缺少做好商业的能力和人才。而发挥核心竞争力,与各类商业机构互联互通,发挥“芯片”的作用,将推动商业业务转型,实现商业与金融的融合,应对互联网金融的挑战。

最后,加强金融能力,成为核心竞争力。未来的金融,由于互联、互通,将呈现高频、小额、随时、随地的特点,而传统的业务是大额、低频、受限渠道。应对这些特征,需要技术优化,支撑高频、海量交易;需要设计新型产品,使得产品可以实时提供、推荐。例如贷款可以在客户缺少资金时,实时提供;理财可以在客户有“闲钱”时,实时推荐;支付时,得实时判断交易对手的风险。

每一次信息技术的变革,都伴随着银行业翻天覆地的变化,意味着一轮新的洗牌。银行已经有强大的电子银行(手机银行、网络银行、ATM机等),客户通过电子银行办理业务的比例已经超过90%,网络作为直销渠道的功能,已经发挥的很好了,优化空间有限。因此,新一轮互联网金融的冲击,需要传统银行改变思维,适应新的商业模式转型。

传统金融机构互联网转型“失利”

刀剑笑miBanking@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cuiru123.com/baoxian/1699.html

财经今日头条

http://www.cuiru123.com

统计代码 | 京ICP133291237-2号

Powered By 财经今日头条

股票

股市行情

炒股入门

股票知识

期货

期货新闻

期货知识

期货行情

财经

财经要闻

观点评论

民生消费

基金

基金动态

基金行情

基金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