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技术让卫星更有“内涵”
【3D打印技术让卫星更有“内涵”】在“斤斤计较,克克黄金”的航天领域,3D打印技术的应用,让卫星“瘦身”的同时,“内涵”更加丰富。12月3日,在南京举行的第二届增材制造研究前沿国际会议中,南京理工大学已在10多颗已经发射的微纳卫星中,应用了3D打印技术。业内人士表示,未来的卫星,我们会用多机器人来打印,一个机器人打印电路,一个机器人打印结构,一个机器人嵌入器件,最终一体化制造出来。原来的卫星结构占比大约15%—20%,甚至25%,未来有望降到10%以下,甚至更低。
本文系网络转载,不代表本站立场。
上一篇 : 打赢“订单保卫战”更需用好民营企业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