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经济数据对全年的影响 上海一季度GDP增长3.1%,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有多大?
今年第一季度天数占全年的?
1月31天,2月29天,3月31天
31+29+31=91天
91/366=0.2486
如何看待一季度经济数据?
中国经济仍处于疫后恢复期,相关的改革和政策仍需持续推进;2. 投资:整体稳步修复向好,尚未恢复至正常水平;3. 消费:受收入增速拖累,增长动力有待进一步释放;4中国经济仍处于疫后恢复期,相关的改革和政策仍需持续推进;2. 投资:整体稳步修复向好,尚未恢复至正常水平;3. 消费:受收入增速拖累,增长动力有待进一步释放;4. 杠杆率:信贷供给收紧,需提防相关风险;5. 价格:大宗价格推升PPI上涨,但对CPI传导较弱;6. 国际收支和汇率:经常账户回弹,趋势或难持续,人民币汇率仍面临不确定性;7. 国际经济形势:关注疫情分化与反复、国际货币政策转向两大风险,全方位积极应对。 人力资源而非人口总量是经济长期发展的基础;2. 如何保护和提升人力资源;3. 如何提高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率。目前疫情在全球范围内尚未完全结束,我国居民收入和消费尚未恢复到疫情前的正常水平,仍处于“六稳六保”政策驱动下的缓慢恢复期,中国经济企稳根基尚需进一步筑牢。考虑到基数效应以及国际疫情可能转好造成的外贸条件变化,我们预计全年经济呈现逐季下降趋势。结合高频数据与各分项的增长趋势进行测算,我们预计2021年全年实际GDP增速约为8.2%左右。如主要风险集中爆发,全年实际GDP增速有可能降至7%左右;如国际经济形势整体向好,消费恢复平稳,则全年实际GDP增速有望突破8.5%。人力资源总量是指一个经济体内考虑到人口素质(包括健康水平和受教育水平)的有能力参与经济社会活动的人口工作时间储备。在综合考虑人口结构的变化、健康和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之后,中国最近20年以来人力资源总量整体上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2019年人力资源总量相较2000年提高14%。根据预测,随着教育和健康水平的继续提升,中国的人力资源总量将在2050年之前保持平稳缓慢上升,可以为新百年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实保障。我们建议,中国的人口国策应当转变为人力资源战略,更加关注人的发展,更加关注教育和健康。2021第一季度,我国实际GDP增速为18.3%,比2020年四季度环比增长0.6%;比2019年一季度增长10.3%,两年平均增长5.0%。目前疫情在全球范围内尚未完全结束,我国居民收入和消费尚未恢复到疫情前的正常水平,仍处于“六稳六保”政策驱动下的缓慢恢复期,中国经济企稳根基尚需进一步筑牢。考虑到基数效应以及国际疫情可能转好造成的外贸条件变化,我们预计全年经济呈现逐季下降趋势。结合高频数据与各分项的增长趋势进行测算,我们预计2021年二季度实际GDP增速约为9%,全年实际GDP增速约为8.2%左右。如主要风险集中爆发,全年实际GDP增速有可能降至7%左右;如国际经济形势整体向好,消费恢复平稳,则全年实际GDP增速有望突破8.5%。1-4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9.9%,两年平均增长3.9%;但相对于工业、出口、消费,投资复苏进度相对偏慢、力度相对乏力,整体投资增速尚未恢复至疫情之前的正常增长水平。分行业来看,制造业投资恢复进度最慢,两年平均增速尚未转正;基建投资复苏乏力,增速低位徘徊;房地产投资一枝独秀,表现出较强韧性和活力,是当前拉动投资增长的主要动力。展望下半年,固定资产投资仍将保持稳定恢复态势,但增长动能可能仍然减弱,政策加力刻不容缓。ACCEPT预计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8.5%-9.5%。虽然第一季度居民消费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同比增速分别高达17.6%和33.9%,然而较高的增长速度主要是由于去年低基数所导致的。综合考虑过去两年的整体情况,当前居民消费的增长速度仍要慢于疫情爆发前2018年与2019年的水平。导致消费反弹不足的最主要原因,是总产出恢复并未完全反映在居民收入的提升之中。除收入因素之外,年初疫情的偶有复发与消费习惯的调整也部分地导致了居民消费增长的放缓。我们认为,在经济增长总体性恢复的大背景下,今年三至四季度,我国居民消费有望出现U型反弹。. 杠杆率:信贷供给收紧,需提防相关风险;5. 价格:大宗价格推升PPI上涨,但对CPI传导较弱;6. 国际收支和汇率:经常账户回弹,趋势或难持续,人民币汇率仍面临不确定性;7. 国际经济形势:关注疫情分化与反复、国际货币政策转向两大风险,全方位积极应对。 人力资源而非人口总量是经济长期发展的基础;2. 如何保护和提升人力资源;3. 如何提高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率。目前疫情在全球范围内尚未完全结束,我国居民收入和消费尚未恢复到疫情前的正常水平,仍处于“六稳六保”政策驱动下的缓慢恢复期,中国经济企稳根基尚需进一步筑牢。考虑到基数效应以及国际疫情可能转好造成的外贸条件变化,我们预计全年经济呈现逐季下降趋势。结合高频数据与各分项的增长趋势进行测算,我们预计2021年全年实际GDP增速约为8.2%左右。如主要风险集中爆发,全年实际GDP增速有可能降至7%左右;如国际经济形势整体向好,消费恢复平稳,则全年实际GDP增速有望突破8.5%。人力资源总量是指一个经济体内考虑到人口素质(包括健康水平和受教育水平)的有能力参与经济社会活动的人口工作时间储备。在综合考虑人口结构的变化、健康和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之后,中国最近20年以来人力资源总量整体上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2019年人力资源总量相较2000年提高14%。根据预测,随着教育和健康水平的继续提升,中国的人力资源总量将在2050年之前保持平稳缓慢上升,可以为新百年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实保障。我们建议,中国的人口国策应当转变为人力资源战略,更加关注人的发展,更加关注教育和健康。2021第一季度,我国实际GDP增速为18.3%,比2020年四季度环比增长0.6%;比2019年一季度增长10.3%,两年平均增长5.0%。目前疫情在全球范围内尚未完全结束,我国居民收入和消费尚未恢复到疫情前的正常水平,仍处于“六稳六保”政策驱动下的缓慢恢复期,中国经济企稳根基尚需进一步筑牢。考虑到基数效应以及国际疫情可能转好造成的外贸条件变化,我们预计全年经济呈现逐季下降趋势。结合高频数据与各分项的增长趋势进行测算,我们预计2021年二季度实际GDP增速约为9%,全年实际GDP增速约为8.2%左右。如主要风险集中爆发,全年实际GDP增速有可能降至7%左右;如国际经济形势整体向好,消费恢复平稳,则全年实际GDP增速有望突破8.5%。1-4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9.9%,两年平均增长3.9%;但相对于工业、出口、消费,投资复苏进度相对偏慢、力度相对乏力,整体投资增速尚未恢复至疫情之前的正常增长水平。分行业来看,制造业投资恢复进度最慢,两年平均增速尚未转正;基建投资复苏乏力,增速低位徘徊;房地产投资一枝独秀,表现出较强韧性和活力,是当前拉动投资增长的主要动力。展望下半年,固定资产投资仍将保持稳定恢复态势,但增长动能可能仍然减弱,政策加力刻不容缓。ACCEPT预计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8.5%-9.5%。虽然第一季度居民消费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同比增速分别高达17.6%和33.9%,然而较高的增长速度主要是由于去年低基数所导致的。综合考虑过去两年的整体情况,当前居民消费的增长速度仍要慢于疫情爆发前2018年与2019年的水平。导致消费反弹不足的最主要原因,是总产出恢复并未完全反映在居民收入的提升之中。除收入因素之外,年初疫情的偶有复发与消费习惯的调整也部分地导致了居民消费增长的放缓。我们认为,在经济增长总体性恢复的大背景下,今年三至四季度,我国居民消费有望出现U型反弹。
上海一季度GDP增长3.1%,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有多大?
上海在第一季度的经济增长达到3.1%,而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国际经济贸易往来减少。在疫情之前,中国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有贸易往来,但随着疫情的开始,很多的国际航班被取消一些,贸易往来的程序复杂,而且风险性较大。例如有的国家疫情较为严重,想要开展贸易会给国内带来巨大的疫情压力,所以不得不减少贸易往来的次数,甚至暂时断绝贸易。
疫情造成了很多人失业。特别是国内的实体行业,例如娱乐产业,餐饮产业的失业人数是非常多的,当很多的人失去经济来源时,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变慢,经济流通的速度变小,整个经济的活动内力开始削弱。因此现在相关政府部门在陆续出台一些帮助失业人口扶持的政策。
疫情之下国民消费力下降,对经济产生的影响也很大。例如国内的一些省份有高风险或中风险地区,这些地区的居民是不能够出门上班只能居家办公或隔离,因此经济来源就会不稳定,导致自己的消费力下降,根据相关的新闻数据显示在最近三年疫情对消费力的影响最大的一面是它改变了人们的消费观,在购物过程中,人们往往更加的理性和节俭。
疫情使得整个国内大市场的经济运行变慢。特别是上海的疫情形势处于严峻的状态时,很多金融行业都已经停滞,以此带来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总体来说,无论疫情带来的影响有多大,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疫情中仍然保持着经济正增长的现象,与此同时正在努力加大与世界其他国家贸易往来的频率。
对外汇有影响的各个经济指数是那些?
根据对汇价影响力的大小,我们将重要的经济数据划分为三类:
最重要的数据有:
1、非农就业数据及失业率
每月第一个星期的星期五公布上一个月的资料 。
它是反映一国宏观经济发展的晴雨表, 失业率降低或非农业就业人口增加,表示景气转好,利率可能调升,对美元有利;反之则对美元不利。
2、贸易收支
每月第二个星期的星期四公布两个月前的资料。
它反映了该国在一段时期内对外贸易总额的收入与支出的多少,贸易货币流入减流出为正就是贸易盈余,为负就是贸易赤字。 如果 贸易赤字扩大,反映出口大于进口的金额在扩大,说明美国商品吸引力不及外国商品,美国决策者将可能采取行动使美元贬值来改善贸易赤字,这对美元不利。相反,贸易赤字下降有利于美元。有的国家如果贸易收支是盈余,那么盈余增大有利于该国货币走强。
3、国内生产总额(GDP)
每年的1、4、7、10月底公布上一季度的初值,之后两个月会公布两次修正值。
GDP 是代表一个国家境内的全部经济活动,不论谁拥有生产资产。例如:外国公司在美国设立子公司,即使将营利汇回其位于其它国家的母公司,其营利仍是美国 GDP 的一部份。GDP 的数字高,表示该国的投资效率佳,海外资金容易流入,其币值自然会往上攀升。
4、利率决定及会议细节
每月上旬公布,两周后公布会议细节。
如果调升利率,那么持有该国货币的利息会增加,会吸引更多买入者,从而使有利该国货币。
5、日本短观报告
每个季度末或下季度初公布。
短观报告 (Tankan) 是日本的景气领先指标之一,根据历史显示日本政府每季公布的企业短观报告数据极具代表性,能准确预测日本未来的经济走势。日本政府每季会对近一万家企业作未来产业趋势调查, 受访对象分成制造业与非制造业,各分成大、中、小型企业,调查企业对短期经济前景的信心,以及对现时与未来经济状况与公司盈利前景的看法。 调查结果负数表示对经济前景感到悲观的公司多于感到乐观的公司,而正数则表示对经济前景感到乐观的公司多于感到悲观的公司。
第二类数据:
1、资本流动数据
每月 16 日到 19 日公布两个月前的数据。
该数据是针对美国债券及股票的资金流动情况,不包括直接投资。
2、经常账
每年3、6 、9 、12月公布前一季度的数据。
经常账为一国收支表上的主要项目,内容记载一个国家与外国包括因为商品 、劳务进出口、投资所得、其它商品与劳务所得以及片面转移等因素所产生的资金流出与流入的状况。
如果其余额是正数(顺差),表示本国的净国外财富或净国外投资增加。如果是负数(逆差),表示本国的净国外财富或投资减少。一国经常账逆差扩大,该国币值将贬。
3、零售销售
每个月 11 日至 14 日公布前一个月的数据。
反映了不包括服务业在内的零售业以现金、信用卡形式的商品交易情况。 零售额的提升,代表个人消费支出的增加,经济情况好转;反之如果零售额下降,则代表景气趋缓或不佳,利率可能调降,对美元偏向利空。
4、消费者物价指数(CPI)
每月第三个星期公布上个月数据。
反映了消费者目前花费在商品、劳务等的价格变化,显示了通货膨胀的变化状况,是人们观察该国通货膨胀的一项重要指标。
第三类数据:
1、耐用品定单
一般在每月的 22 号至 25 号公布前一个月的数据。
指不易损耗商品的订购,如车辆、电器等,反映了短期内制造商生产和投资支出情况。 他代表未来一个月内制造商生产情形的好坏。
2、领先指标
大部分都在每个月的最后一个工作日公布前一个月的统计结果。
领先指标 (Leading Indicators) 是由 12 个一系列的相关经济指针群所构成,用来测试整体经济的转换情形,并预测未来的经济走向上最有效的统计指标。假如领先指针连续三个月下降,则可预知经济即将进入衰退期 : 若连续三个月上升,则表示经济即将繁荣或持续荣景。通常领先指标有 6 至 9 个月的领先时时间,根据美国商业部发行的经 济告示板 (Economic Bulletin Board) 指出,在经济衰退前 11 个月可预测经济走下坡,而在经济扩张前 3 个月可预测经济的复苏。
3、工厂定单
反映了消费者、厂商或政府对未来商品产出的需求。
4、工业生产
每月 15 号公布上个月的统计结果。
是衡量制造业、矿业与公共事业的实质产出,衡量的基础是数量,而非金额。指数上扬,代表经济好转,利率可能会调高,对美元应是偏向利多,反之为利空。
5、生产者物价指数
生产者物价指数 (PPI) 主要在衡量各种商品在不同生产阶段的价格变化情形。一般来说,生产者物价指数上扬对美 元来说大多偏向利多:下跌则为利空。
6、消费者信心指数
反映该国国民对其经济发展的看好程度,预示了未来消费支出的变化。
7、采购经理人指数
当月的第一个星期。
反映制造业在生产、定单、价格、雇员、交货等各方面综合发展状况的晴雨表,通常以 50% 为分界线,高于 50% 被认为是制造业的扩张,低于 50% 则意味着经济的萎缩。 如十分接近 60 时,则通膨的威胁将逐渐升高。
一般来说,除非物价失控,出现无法遏止的恶性通货膨胀,否则,投资人很可能会预期联邦准备局将会采取紧缩利率政策,提高利率。当指数低于 50% ,尤其是非常接近 40% 时,则有经济萧条的忧虑,一般预期联邦准备局可能会调低利率以刺激景气。
在全美的采购经理人指数公布前一天,还会公布芝加哥采购经理人指数,这是全美采购经理人指数的一部分,市场往往会就芝加哥采购经理人的表现来对全国采购经理人指数做出预期。
除了对整体指数的关注外,采购经理人指数中的支付物价指数及收取物价指数也被视为物价指数的一种,而其中的就业指数更常被用来预测失业率及非农 业就业人口的表现。
8、个人收入,个人支出
每月的第四个星期。
个人收入 包括一切从工资及社会福利所取得的收入,反映了该国个人的实际购买力水平,预示了未来消费者对于商品、服务等需求的变化。 个人支出包括个人购买商品和劳务两方面的支出,是衡量居民消费支出的重要指标。 个人所得提高,代表经济好转,而个人消费支出可能会增加,当其它经济数据开始出现连续性成长,个人所得与消费支出大于预估值的话,市场可能会预期美国联邦准备局将提高利率,对美元偏向利多。
9、新屋开工
每月的 16 号至 19 号间公布。
衡量该国建筑业活跃程度的指标,由于建筑业为经济发展变化周期中的先导产业,预示未来经济的变化。 新屋开工率与建照准许率的增加,理论上对于美元来说,偏向利多 ,不过仍须 合并其它经济数据一同作考量。
10、设备使用率
每月中旬公布前一个月的数据。
工业生产中对设备使用的比率,通常 80% 的设备使用率被认为是工厂和设备的正常闲置。 当设备使用率超过 95% 以上,代表设备使用率接近满点,通货膨胀的压力将随产能无法应付而急速升高,在市场预期利率可能升高情况下,对美元是利多。反之如果产能利用用率在 90% 以下,且持续下降,表示设备闲置过多,经济有衰退的现象,在市场预期利率可能降低情况下,对美元是利空。
11、商业库存
反映商业部门对短期信贷的需求。商业库存增加,可能带动短期利率的上升,经济发展减缓,表明经济可能进入停滞状态。
另外,央行或联储官员的讲话也是非常重要和值得关注的。
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成绩单发布,这一数据有何意义?
2022年第一季度,全国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8%。这一数据超过了西方媒体和经济专家此前的预估,彭博(Bloomberg)和路透(Reuters)的预估分别为4.3%和4.4%。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2022年,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疫情在世界范围内扩散,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外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疫情频繁爆发,出乎意料的因素超出预期,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据报道,由于采取了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在疫情的影响下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然而,随着奥密克戎病毒在许多地方的爆发,中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2022年第一季度,全封区和部分封区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25%,GDP占全国GDP的50%,这必然会影响居民消费心理和企业生产。
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分别增长14.2%和8.1%。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工业机器人产量分别增长140.8%、24.3%、10.2%。这证明了高端制造业和新经济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处于良好的状态。在出口方面,2022年第一季度,世界贸易出现收缩,而中国对外贸易在去年增长21.5%的基础上,保持了10.7%的增长。目前,中国有进出口贸易市场主体43.2万个,从业人员1.8亿人,为稳定就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2022年1 - 3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涨9.3%,基础设施投资增涨 8.5%,制造业投资增涨 15.6%。2022年12月基础设施投资仅增长0.4%,远低于第一季度的8.5%,增幅是去年同期的两倍。这些都将为中国经济稳定增长提供动力。在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消费者价格指数也出现了稳步的上涨。
本文系网络转载,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