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荐机构执业导向变了 “只保不荐”将饭碗难保
【保荐机构执业导向变了 “只保不荐”将饭碗难保】保荐机构“只保不荐”的时代将成过去。如何检验保荐机构推荐IPO项目好坏,一直是投资者关心的话题。近日,沪深交易所出台《以上市公司质量为导向的保荐机构执业质量评价实施办法(试行)》,围绕IPO企业上市后的经营质量、市场表现、公司治理质量等三个投资者普遍关注的维度展开,由此对投行的执业质量进行评价。该《评价办法》旨在加快保荐机构从注重“可批性”,向注重“可投性”转变。根据统计,企业IPO上市后业绩变脸的情况并不少见。2021年新上市企业中就有25%的公司扣非净利润在2022年下滑逾50%,从保荐机构分布来看,头部券商占比最大。而在风险类公司中,有14家企业自2017年上市后,于五年内沦为ST公司或被退市,这当中仍然以头部券商项目为主。企业上市后基本面转差受多方面因素影响,这也对投行在前期挖掘IPO项目时提出更高要求,一方面要站在投资者角度判断企业价值,另一方面投行“冲规模”的业务思路或要面临调整。
本文系网络转载,不代表本站立场。
上一篇 : 二季度基金规模增超万亿 增配通信汽车电子行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