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齐法律制度短板 健全现代金融体系 | 新刊亮相
补齐金融法律制度短板任重道远
文/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主任周学东
2019年12月28日,在新的一年即将到来之际,金融市场传来一个重大消息。这一天,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召开的第十五次会议上,历时四年、四次审议的《证券法》修订稿终获通过。这是中国资本市场乃至金融法律制度建设中的一个重大事件。须知,《证券法》自1999年7月颁布实施以来,20年间三次修正两次修订。特别是本次修订,取消实行了26年的发审委制度,全面推行注册制,可谓意义重大。此外,扩展证券范围,资产支持证券和资产管理产品适用证券法,推出中国版的“集体诉讼”制度,大幅提高证券违法活动成本,可谓亮点颇多。这其中蕴含着多少改革者和立法者的心血!
由此感到,最近三年,中国金融法律制度、审慎监管制度建设正悄然发生重大变化。这一切,都源于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2017年7月召开的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以强化金融监管为重点,以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为底线,加快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完善金融机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制度建设,加强功能监管,更加重视行为监管”。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打好三大攻坚战,其中“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居于首位。
补齐制度短板,既是金融制度层面的供给侧改革,也是攻坚战的重点。我们欣慰地看到,两年来,在金融法律体系和基本审慎制度的完善方面,取得关键进展。2018年里:1月,《商业银行股权管理暂行办法》发布;3月,《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发布;4月,《关于加强非金融企业投资金融机构监管的指导意见》《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发布;9月,《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发布;10月,《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及《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计划运作管理规定》发布;11月,《关于完善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的指导意见》发布。2019年里:7月,金融控股公司监督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7月,《证券公司股权管理规定》发布,《商业银行股权托管办法》发布;10月,标准化债权资产认定规则公开征求意见;11月,系统重要性银行评估办法、保险资产管理产品管理暂行办法公开征求意见;12月27日,规范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管理的通知公开征求意见。
可以说,通过一系列法律制度、监管制度的建设,一个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要求的宏观审慎管理法律制度框架正在形成。这些制度规范,从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出发,不但着眼于系统性地解决“大而不能倒”的问题,也通过接管包商银行这类个案的实践,正有序打破金融机构的刚性兑付,解决“小而不能倒”的问题。随着刚性兑付逐步打破,金融机构公司治理也在取得实质性推进。我们已经认识到,高风险中小银行的风险,正是源于失效的公司治理。当然,处置风险中,打破刚性兑付,一些机构既得利益受损,也有种种议论,改革者也受到了一定的“金融民粹主义”的压力。但要看到,金融市场的阵痛,是恢复市场秩序、完善金融法律和制度建设进程中必须付出的代价。
2019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可以说,补齐宏观审慎和微观审慎的制度短板任重道远。
期待2020年,金融法律及制度建设更上层楼。
本期目录
封面专题
补齐法律制度短板 健全现代金融体系
2019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了《证券法》的修改,这是中国资本市场乃至金融法律制度建设中的一个重大事件。将视角推广,可以欣喜地发现近年来中国金融法律制度正在悄然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强化了现代金融体系的制度基础。面向未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也明确:“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顺利实现这一历史目标,还需要继续补齐金融法律制度短板,这既是制度层面供给侧改革的需要,也是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的一个重点。在此背景下,本期封面专题邀请政策制定者、专家学者共同建言献策为完善金融业法律制度体系,推动金融业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可资借鉴的意见。
1
吴晓灵:落实新修《证券法》 完善财富管理法律框架
建设法治国家,离不开法律法规的完善。金融业应完善法律法规,尽快补上制度短板,以提高金融业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提高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力。
2
李曙光:推进《企业破产法》修订 健全金融机构破产制度
2020年是全国人大财经委启动《企业破产法》修订的关键一年,其中,完善金融机构破产制度是本次修法的重要内容。金融机构破产制度关乎金融风险的舒缓与控制,也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和强化“六稳”举措的要义之一。
3
周小明:完善信托法律制度 全面发挥信托的财富治理功能
我国《信托法》自2001年颁布实施以来已近20年,但与信托实施配套的三大基本法律制度至今尚未得到确认和建立,由此严重制约了信托财富治理功能的全面发挥,也削弱了财富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用。
4
谢丹、吴文光:推动产品净值化管理 奠定资管行业转型基石
产品净值化管理作为资管新规的重要规则,是推动资管业务回归本源、有序打破资管领域刚性兑付的基石。当前,资管产品净值化转型取得初步成效,但仍面临不少挑战。
5
张雪春、钟震:从公司治理的源头入手解决中小银行的风险
作为一项重要的金融法治化制度建设,提升中小银行公司治理是化解中小银行风险的抓手,也是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的必战之役。
6
蔡建春:上市公司监管基础制度初探
上市公司监管基础制度是资本市场基础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发挥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功能的重要依托。
7
程合红:探索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集体诉讼制度 强化金融消费者保护
我国新《证券法》规定了投资者保护机构代表受害投资者提出民事损害赔偿诉讼时,实行“申明退出”等集体诉讼的基本原则。有必要探索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金融消费者集体诉讼制度。
8
洪磊:推进私募基金行业治理体系现代化 促进创新资本形成
推动私募基金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创新资本形成、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量的重要保障。
9
曹媛媛、刘煜珅:尽快明确终止净额结算机制在中国的法律适用
终止净额结算机制是国际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重要的基础制度安排。当前需要尽快明确终止净额结算机制的法律适用,为我国金融健康发展夯实制度基础。
10
刘东海:完善《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规则》充分发挥银行理财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作用
《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规则》体现了服务实体经济、支持资管行业转型升级的精神,契合了修订后《证券法》的立法精神,兼具现实性和前瞻性。未来对非标资产的定位与监管引导须结合多方面因素,综合考量、不断完善。
最新关注
1
前瞻
2
回顾
3
观点&数字
宏观经济
1
王兆星:要重视我国金融结构的八个失衡
在我国金融业总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还存在一些严重的结构性矛盾与失衡。如果不能通过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决好这些结构失衡,就会严重影响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也会导致金融风险的累积。
2
邵宇:展望2020:全球宏观、中国宏观与中美关系
整体来说,即使2020年上半年全球经济止跌反弹,也更多的是一种统计现象,而非经济内生动能驱动的。若没有新一轮创新带动全要素生产率(TFP)和资本产出效率的提升,2021年还将面临稳增长和防风险压力。
央行与货币
1
陈友平:我国央行货币政策演变与2020年展望
中国经济增速仍处于合理区间,通货膨胀整体上也保持在较温和水平,央行应尽量长时间保持正常的货币政策,坚决不搞“大水漫灌”。
2
梁斯:利率并轨背景下对商业银行的策略建议
贷款定价机制的改变,不仅考验商业银行的贷款定价能力,而且将对商业银行的负债成本管理、利率风险管理带来挑战。
银行与信贷
1
王炯:中小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逻辑和实践
当前商业银行面临着经济社会迅速发展、金融科技持续迭代、用户需求更加多元的环境,转型发展成为商业银行的共识和行动。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要适应经营环境的变化,更好践行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提升自身竞争力。
2
张明哲:供给侧改革助推绿色普惠金融发展
落实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以问题为导向,拉长短板,增加绿色普惠金融供给。从贯彻国家政策和监管要求、服务实体经济绿色发展、深入推进金融改革等角度,发展绿色普惠金融具有重要意义。
资本市场
1
杨为敩、王开、黄庄鹂:中国债市情绪指数的构建和应用
本文选取了国债期货、利率债、信用债三大类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造了日度频率的中国债市情绪指数,该指数能够说明价格因素、货币当局流动性净投放因素对国债收益率波动无法解释的部分。
2
范薇:统筹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监管 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监管层需要根据当前我国CCP的特点、内在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完善CCP监管框架,更好地统筹对金融基础设施的监管,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财富管理
1
王宏宇、刘刊:基于美国私募基金监管体制浅析我国私募投资基金监管路径研究
通过对中美私募监管基础的对比和我国私募监管中的问题分析发现,我国应建立以合格投资者制度为基石、以数据为风险研判的私募投资基金监管体系。
2
张义斌: 摊余成本法定期开放式债券基金解析——《资管新规》背景下的产品创新
除现有的货币基金、未整改的短期理财基金以外,定开式债基是唯一可使用摊余成本法的公募基金,未来发展尚存不确定性。
互联网金融
1
朱少平:企业应用区块链潜力无限
区块链是一种新型的信息数据采集、存储与搜索调用技术,它的应用范围已从初期的金融领域,延伸到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企业对区块链的应用方向且随着技术研发和场景拓展,领域还可能无限扩大。
2
刘绪光、李根、田镧沁:金融监管沙箱的国际实践比较与效果评估——基于制度均衡的分析视角
金融监管沙箱自提出以来便受到广泛关注和讨论,目前有近50个国家和地区已经创设或计划设立,其在我国金融科技领域也呼声颇高。
论文故事汇
1
田轩:资本市场开放政策与科技创新
资本开放政策带来的长期永久性增长,源于其对于该经济体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
国际
1
李思琪:历次倒挂结束后的美债走势
回溯历次倒挂,除1998年外,其余5次倒挂都处于美联储加息周期的中后期。因此,加息周期中出现的利率倒挂具有更强的衰退指示作用。
2
关户孝洋、栗田大地:负利率政策思考:日本银行纠正日元基差互换和日本国债市场偏斜的YCC灵活性
未来,虽然日本银行依然不会改变超宽松的货币政策,但可能会使2020年上半年收益率曲线控制政策的目标范围更加灵活。
道口研究
1
高皓、许嫘:中国私人银行行业发展报告(2018)——高净值人群的财富管理之道
随着中国财富市场规模迅速扩大,高净值人群财富管理需求日益凸显,私人银行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与此同时,高净值人群的主体——创一代企业家已经逐步走到财富传承的十字路口,助力资产保值增值、实现财富代际传承成为高净值客户对私人银行的新要求。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cuiru123.com/waihui/1605.html